DB21T 2777-2017 海洋浮游微藻分离和筛选技术规程
ID: |
6D3D7CD7B1F2450E8EA54D872490D6D9 |
文件大小(MB): |
0.33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7-9-2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50,B 51,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2777—2017,海洋浮游微藻分离和筛选技术规程,2017 - 03 - 20 发布 2017 - 04 - 20 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21/T 2777—2017,I,前 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大连海洋大学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丛尧,曹善茂,曹淑清,左然涛,尹东红,DB21/T 2777—2017,1,海洋浮游微藻分离和筛选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浮游微藻藻种分离筛选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和条件、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基,配制、分离筛选、纯化培养、种类鉴定、保存藻种、藻种种质库的建立和管理等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常见海洋浮游微藻藻种的分离和筛选,其它种类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60 渔业水质标准,SC/T 2047 水产养殖用海洋微藻保种操作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分离筛选 separation and screening,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从天然水域或原有微藻藻种液中获得单种或纯种藻种的方法,3.2,单种培养 xenic culture,参照SC/T 2047,3.3,纯种培养 pure culture,在培养液中排除了细菌和其它一切生物条件下的单一微藻种类的培养,3.4,预备培养 preparatory culture,从天然水域中分离和筛选微藻藻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即采得的水样中生物量少而不利于分离时,需,选用适宜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使水样中藻细胞数量变多以后,便于进行分离,3.5,DB21/T 2777—2017,2,复壮培养 rejuvenated culture,对处于静止期的藻种液进行单(纯)种分离和选择性培养,使其中未衰退的个体获得大量繁殖,重,新成为单(纯)种群体的措施,3.6,固体培养基 solid medium,在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凝固剂,灭菌处理后凝固制成平板或斜面,用于微藻藻种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培养的培养基,3.7,土壤—水培养基 soil—water medium,土、水按1:4的比例混合,经灭菌处理后制成的用于预备培养的一种有效的双相培养基,4 水质和设施设备条件,4.1 水质条件,分离、培养用水系经沉淀、多级过滤的洁净海水,水质应符合GB 1160的规定,4.2 设施设备,4.2.1 清洗消毒间,应配备各种用于分离和培养的玻璃器皿,用于消毒或灭菌的烘箱、消毒柜、紫外线灯、电炉、煤气,或液化气灶、高压蒸汽灭菌锅等,4.2.2 操作观察间,应配有各种所需化学试剂(化学纯以上等级)、药品柜、电子天平、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显微镜、,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超滤装置等,4.2.3 培养保种间,应具备控温条件,配备人工光源、各式培养架、冰箱、低温培养箱、恒温光照培养箱等,5 消毒灭菌处理,5.1 海水的处理,5.1.1 单种培养海水的处理,煮沸5 min~10 min,冷却备用,5.1.2 纯种培养海水的处理,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30 min,冷却后无菌保存备用,5.2 容器和工具的处理,DB21/T 2777—2017,3,5.2.1 接种环(针),采用灼烧法进行灭菌处理,5.2.2 小型玻璃容器和工具,清洗干净后,采用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30 min或150 ℃~160 ℃烘箱干燥灭菌2 h,用于纯种,培养;采用煮沸消毒用于单种培养,6 培养基配制,6.1 配制要求,——土壤—水培养基的制作:向试管中加入1 cm 取自农田或庭院的土壤,再加海水至5 cm,搅动,后,塞上棉塞,采用蒸汽间歇灭菌,每天 1 次,连续 2 天,制作好后保存备用,——其它参照SC/T 2047 执行,6.2 常用培养基配方,康威(Conwey)配方见附录A。其它参照SC/T 2047,7 分离筛选,7.1 水样采集,从自然海区(近岸或港湾等)、养殖池塘、已被污染藻种液中采集水样或网样(较大型种类),7.1.1 水样处理,——镜检各种水样,选择能见到所须分离的种类的水样,——水样中生物量太少时,采用静置沉降、微孔滤膜抽滤及离心等方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水样中生物量较多时,应适当稀释水样以便于分离,——水样经浓缩后若生物量还是太少,分离困难时,须进行预备培养,7.2 预备培养,7.2.1 培养基的选择,采用土壤—水培养基进行预备培养。 其它常用培养基见附录A 或参照SC/T 2047,7.2.2 营养浓度,培养基中各种添加物的浓度通常只有原配方的1/4 ~ 1/2,7.2.3 接种水样,——用250 ml 容量瓶装入配制好的培养基100 ml,把30 ml~50 ml 水样接种至其中;,——将2 ml~3 ml 水样接种至盛有土壤—水培养基的试管中,7.2.4 培养管理,接种水样后,按附录B 所列培养条件培养至适于进行分离的藻细胞密度,DB21/T 2777—2017,4,7.3 分离筛选方法,7.3.1 平板分离法,此法可进行纯种分离,7.4.1.1 固体平板培养基的制作,按分离种类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加入1.5%的琼脂,加热溶解,稍冷后分装注入洁净培养,皿中(厚度0.5 cm ~0.7 cm),……
……